正在阅读: 中科院心理所揭示“痛点”的神经指标

中科院心理所揭示“痛点”的神经指标

2019-01-24 09:07来源:科学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被开水烫一下,有人疼痛难忍,有人毫无知觉;接受手术后,有人麻醉苏醒便能酣然入睡,有人使用大量止痛药却依旧生无可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这都是因为每个人的“痛点”——疼痛敏感性不同。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胡理研究组率先采用跨物种研究方法,探索出了能刻画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神经指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上。

  研究人员首先招募了96名健康青年男女。这些志愿者经受了不同强度的疼痛刺激,还要给自己感受到的疼痛强度打分。与此同时,他们的脑电活动也被密切监测并且记录下来。通过分析他们的脑电信号,能够获得疼痛诱发的脑响应信号,包括N1、N2和P2等多个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成分,以及低频α和高频γ等多个神经振荡信号。

  实验结果显示,疼痛诱发的所有脑响应信号都能刻画个体内疼痛敏感性,但只有γ频域的振荡信号,又叫γ高频振荡信号,能同时刻画个体间的疼痛敏感性差异。

  为了验证结果是否可信,研究组又招募了第二批志愿者。这次的107名健康年轻人,随机接受视觉、听觉、触觉3种不同的感觉刺激,同时采集心理物理测量和脑电数据。结果发现,γ高频振荡信号并不能预测由这3种刺激所诱发的个体间感觉强度差异。这表明它是疼痛的特异性指标。

  那么,对不同物种而言,γ高频振荡信号是否具有一致的功能呢?研究人员采集了12只成年雄性大鼠接受听觉和痛觉刺激后的皮层脑电信号,证明与人类相似,γ高频振荡信号也是大鼠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特异性指标。

  “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没人比你更了解自己有多疼。”本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胡理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即使面对同等强度的刺激,不同个体对疼痛的感知也会千差万别。既然人对痛感的主观报告是不准确的,我们就需要寻找一个客观、可靠的生物学指标,来刻画这种个体疼痛敏感性的差异。”

  “疼痛特异性客观指标的探索研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未来可以根据这些客观指标评估个体疼痛敏感性,进而根据个体差异合理指导临床用药”。”胡理表示,研究组将继续深入研究γ高频振荡信号的神经机制和调控方法等科学问题,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更有效的评估方法和调控手段。(刘如楠 李晨阳)

  论文DOI:10.1073/pnas.1812499116

[责编:赵清建]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粤桂协作”旅游专列开进大苗山

  • 春花映古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摆脱线材束缚,将手机与充电板轻轻贴合,即可随放随充——手机无线充电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与静态系统相比,能量拾取端即车辆端的结构不变,能量发射端线圈则换成埋于地下的供电导轨。
2023-03-20 09:51
该研究精细刻画了活跃、重复的快速射电暴,构建统一图景,称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发现”,为最终揭示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奠定了观测基础。浙江大学邱建荣团队、之江实验室谭德志团队、上海理工大学顾敏团队发现了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形成的新机制。
2023-03-20 09:52
中西部地区具有土地、绿电资源丰富,气温较东部低,数据与算力中心成本较低等优势,应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抢抓新机、加快发展。
2023-03-20 07:40
无论是全国两会前夕中央政治局对基础研究进行的集体学习,还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都引起这些“打地基”的人高度关注。
2023-03-20 09:56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15日在北京举行了工作会谈。会后,王志刚与李家超共同出席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签署仪式并致辞。
2023-03-19 08:19
16日,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国家电网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
2023-03-17 09:30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几天,我耳畔一直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说的这句话。
2023-03-17 05:30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石玉胜研究团队发现,全球火灾碳排放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年平均影响可达2.4百万分率(ppm),表明火灾是引起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2023-03-17 05:30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推动全域企业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建设工作,助力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2023-03-17 05:3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2023-03-17 05:30
从跨国视角来看,碎片化的监管措施会妨碍跨境人工智能市场的形成,并威胁到数字主权。为此,欧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发展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2023-03-16 06:45
针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日本龙谷大学教授大岛坚一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放射性物质不同于普通危险化学物质,采用化学处理难以将其去除;同时,关于放射性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等的长期影响,人类还所知甚少。
2023-03-16 06:45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王兴军教授课题组-常林研究员课题组在两年攻关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全新的硅基片上多通道混沌光源,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光梳的并行激光雷达架构,攻克了激光雷达抗干扰和高精度并行探测这两个世界性难题,保证高性能高安全的同时,极大降低未来激光雷达系统体积、复杂度、功耗和成本。
2023-03-16 06:25
为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学院以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工科”教育模式为依托,坚持横向融合与纵向贯通相结合。
2023-03-16 06:25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3-03-16 06:05
14日,“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直线加速器满能量出束,成功加速第一束电子束。由此,HEPS进入科研设备安装、调束并行阶段。
2023-03-15 05: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