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研成果科普转化的“逆向思维”

2017-12-01 09:03 来源:科技日报 
2017-12-01 09:03:29来源:科技日报作者:责任编辑:张佳兴

  谈科论普

  热衷于科普的科研人员经常会谈到科普不是不务正业,科普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科研人员都知道且认同科普的重要性,但是却不能拿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搞科普。毕竟科普不是他们的主业,目前的评价体系中也还未把科普当作一个指标来对待,所以他们最好“躲进小楼成一统”,这在很大程度上会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寂寞开无主”。

  另外一个问题是,当前科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甚至很多新媒体平台会给开展科普的人员提供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我们也不能让所有的科研人员都来做科普,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而是应该让愿意做的人能做,敢做,做成;让摇摆不定的人也愿意尝试;让坚决不做的人改变对科普的看法。这大概就实现了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了吧。

  也曾有专家在不同场合呼吁“做到每一篇科研论文后面,都有科普文章、书籍、视频”,因为科研成果的发表不应该是传播的终点,而应该是传播的起点,毕竟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但是知易行难,让广大科研人员专门花心思去搞科普确实有些困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即使有些科研人员想做科普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探索,比如为科研人员提供开展科普的技能培训和支持,组建科学传播团队,设立科普工作岗位,责成专人负责。不过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办法,让科研人员把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科普结合起来,既普及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又实现了科普的效益,岂不一举两得?

  当前,我们周围充满各种科技产品,我们也会去尝试和利用这些产品,毕竟我们“爱和恨全由你操纵,可今天,我已离不开你,不管你爱不爱我”。不用举太多的例子,断网一天试试,手机关机一天试试。相信很多人都会无所适从吧。实际上,我们更多地关注这些产品的有用性,可实际上有多少人知道这些科技产品背后的故事。它们利用了哪些科学技术,是谁发明了这些技术,这些科学技术是哪些科研项目取得的成果?等等。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内容植入到产品说明书中,用普通消费者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清楚,我想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吧。在这样做的时候,科研人员的成果也能顺理成章地体现在这些科技产品当中,实现科普的社会效益,也潜移默化地发挥了科普的作用,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当然,这也需要配合与协作,需要科技产品生产方有这个意识,并且付诸行动,需要科研人员提供素材,也需要熟谙科学传播策略的人予以协助和配合。比如,很多药品内附的说明书上都会有详细的介绍,包括该药品化学成分、临床试验、禁忌等等。这实际上也是在科普,美国科学院召开的“科学传播的科学”系列研讨会上就有专家就药品说明书的科普进行过专题研究,可以说这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以科技产品为抓手,把产生这些科技产品的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贯穿起来,以科普化的语言纳入到产品说明书中,把科研成果的科普做到科技产品中去,应该有利于实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技产品、科普的一体化。

  有些时候,公众会“问个不休”,“大哥你玩摇滚,玩它有啥用啊?”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拿出公众日常生活中使用或接触到的某些科技产品,跟他讲讲这后面的科技成果有哪些,这些成果又是在哪些项目的支持下生产出来的,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啊!(作者王大鹏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佳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