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揭秘“炸弹之母”的特殊毁伤机理

2017-04-17 10:23 来源:科技日报 
2017-04-17 10:23:12来源:科技日报作者:责任编辑:宋雅娟

  科报讲武堂

  记者 张 强

  诞生十余年后,美军首次请出了地球上威力最大的炸弹之一——“炸弹之母”,而对象仅仅是躲在地道里的恐怖分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军在阿富汗投下一枚GBU-43/B炸弹,即著名的“炸弹之母”。

  对此,国防科技大学军事专家石海明副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萨德’系统部署和美韩一系列联合军演的刺激,半岛局势骤然紧张,加上美国刚刚对叙利亚政府军进行过空袭,美国在此时亮出仅次于核武器的‘大杀器’有明显的‘秀肌肉’意图。特朗普也对媒体公开声称,希望朝鲜能够察觉相关信息”。

  记者了解到,所谓“炸弹之母”是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研制的“大型燃料空气炸弹”。这款炸弹主要采用GPS制导,重9525千克,有8164千克的装药。

  2003年3月11日,伊拉克战争即将开始,美国进行了一次不寻常的新型武器试验:与以往武器试验遮遮掩掩的情况相反,美国军方和国内各大媒体几乎都报道了这次试验,并公布了武器试验的骇人景象。这就是“炸弹之母”。通过公布其杀伤效果,对伊军、甚至对基地组织都产生了极大的军事威慑作用。

  燃料空气炸弹在使用时,将装有挥发性液体的燃料弹丸发射或投掷到目标上空,在预定的时间内引爆容器、释放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一定浓度的气溶胶云雾。然后再将气溶胶云雾引爆,产生2500℃左右的高温火球,并随之产生区域爆轰冲击波。瞬间的高温高压会迅速将周围的氧气消耗掉,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致爆炸现场的氧气含量仅为正常含量的1/3,而一氧化碳浓度却大大超过允许值,使范围内人员吸入剧毒空气而严重缺氧。遭受打击的人员往往窒息身亡,挣扎的惨状令人目不忍睹,给其他士兵带来空前恐惧。也因此,燃料空气炸弹一度被媒体称为是世界上最令人恐怖的武器之一。

  “美国国防部建议将此类炸弹用于反人员用途,曾在2003年作为‘震慑与恐吓’战略的一部分,被用来配合对伊拉克的入侵。”石海明介绍。

  此次爆炸后,美国军方透露,该炸弹由美军MC-130战机携带并投掷,以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于阿富汗东部的一处地下通道及该组织在阿富汗楠格哈尔省的武装分子。

  有媒体对此提出疑问,称美国军队曾针对同样的目标投下过成千上万枚炸弹,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需要用到如此大型的炸弹。目前空袭的效果尚不清楚,因为“炸弹之母”显然并不是为穿透洞穴、堡垒这样的坚硬目标而设计的。

  石海明却认为,由于“炸弹之母”的特殊毁伤机理,其一般用于打击隐藏在城市、密林、洞穴等复杂地形内的人员。“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掩体的限制,直接对内部的人员进行杀伤,从而起到其他类型炸弹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因此,也有专家表示,“大型燃料空气炸弹”在作战使用上不像核武器那样受到限制,将成为未来战争中一种有效的威慑手段和实用的打击力量。

  “消灭IS极端组织是各国长期以来的目标。然而,想要铲除IS,并非使用什么先进炸弹就可以达到目的,消灭部分极端组织成员也仅是治标而非治本之策。”石海明特别指出,“不难推测,美国此次使用炸弹之母,除了在象征性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秀肌肉’,以警告朝鲜,也有用实战检验武器效能的考虑,以获得更多的武器生产订单。”

[责任编辑:宋雅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