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引体向上”困难户越来越多

2017-01-24 10:58 来源:北京晚报  我有话说
2017-01-24 10:58:08来源:北京晚报作者:责任编辑:白璐

  近日的北京两会,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成为了部分代表的讨论热点,有的代表更是直接指出很多孩子“身体素质和力量都比较差”。

  前段时间,上海某知名高中60名高一男生参加了体质测试抽测,其中有一多半学生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这种尴尬表现也验证了代表的批评。学生的上肢力量为何如此低下?现有的体育教学是否忽略了力量方面的培养?此外,引体向上作为测试力量的项目,其合理性也受到了一些质疑……

  现状

  学生不爱练力量,

  “引体向上”一个都做不了

  “引体向上,我一个都做不上去。”小文今年上初二,全班16个男生,其中一半都是引体向上的困难户。

  小文的身材其实相当优秀,身高将近一米九,比同龄人高出一大块儿。因为平时喜欢打篮球、踢足球这些对抗性的运动,小文看上去相当壮实。在体育测试中,小文长跑、立定跳远等项目的成绩都很不错,唯一的问题就是胳膊没劲儿。

  据小文说,学校上体育课时,老师基本不会专门带着练上肢力量。“平时就是跑跑步,练练篮球,引体向上几乎不练。”每学期一次的引体向上测试,老师也仅仅会在临考试的前两三节课集中加练一下,而这几节课加练的效果十分有限。“考试能做十多个的,人家是以前就能做,并不是课上练出来的。我们这些不能做的,光靠这几节课练也没用。”

  既然课上没时间,那是否能在课下单独加练?小文表示,即使有了空闲时间,他也不想去练力量,因为太无聊太没劲。“每天静校之前我们都能自己去操场锻炼一会儿,但我一般是去打球。”等到回了家,小文要么是在家写作业,要么就到楼下和其他伙伴一起踢会儿球。“我爸妈只是要求我平时锻炼,练什么无所谓。”在小文的家里,也没有哑铃之类锻炼力量的器材。

  如果引体向上不达标会涉及升学、评优等问题,相信不少家长和学生都会对这个项目重视许多,但因为目前还有“退路”,像小文一样的学生没有什么练习引体向上的动力。“明年体育中考我还可以选实心球,就不用考引体向上了。实心球比引体向上要简单多了,稍微练练就行。”

  教师

  练力量得靠课下坚持,

  但一个人练不太容易

  中考、会考都有其他项目可替代,引体向上所处的位置略显尴尬,只有在学生每年的体测中,引体向上才能找到一些存在感。体测是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进行的一项测试,其中引体向上是必测科目,它也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所有测试项目中的最难一项。

  在北京西藏中学的体育老师李东光看来,引体向上这个项目对程度较差学生的打击比其他项目都大。“跑步跑得慢至少还能跑下来,引体向上拉不上去那就是拉不上去。”因此,很多“差生”都不愿意去练引体向上。“学生自尊心都挺强的,拉不上去被别的同学笑话,他自己也就不想练了。”

  李老师认为,学校体育课课时的限制也是造成引体向上老大难的一个原因。“每个学生一周只有两节体育课,要完成的任务又非常多,力量练习能分到的时间就很少了。”

  现在,李老师每个月最多只能抽出半节课时间给学生测试引体向上,另外就是在每节课中抽空让学生练练俯卧撑、平板支撑之类的力量练习,总体而言时间仍然不够。“学生练力量最主要还是在课下,我能够做的,只能是督促那些程度差一些的学生,让他们在课下自己练。”

  有一句话叫做无伴不健身,相比起跑步、球类等项目,力量练习的见效慢,训练的成就感也相对更低,如果没有同伴互相鼓励着练,一个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又有自己的健身房,这就给了孩子们搭伴去练的机会。相比之下,很多走读制学校的孩子就没有这种条件,他们回家之后想一个人去练力量确实不太容易。”

  建议

  测试上肢力量

  能否改用别的项目?

  在李东光看来,引体向上虽然是靠学生的上肢来带动,但它并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学生的上肢力量水平。“最大的问题是做引体向上首先要克服自身的体重,这对于一些大个子的学生非常吃亏。”

  李老师的学生中有一个打篮球的大中锋,个子高,体重也大,他做引体向上一个都拉不上去。“有句老话叫身大力不亏,他实心球轻松能扔满分,你能说他力量差吗?”

  另外,在引体向上的测试中,很多学生也没有按照动作规范来进行。在动作规范中,学生应该直臂悬垂,由静止状态开始引体向上。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学生在引体向上之前会先摆动身体,再借助“悠起来”的力量往上拔。“这种动作都是犯规的,但在实际测试中很多老师也对这种动作默许了。”就这样,引体向上俨然变成了一种半技术性的项目,拉得多不多不在于谁力量大,而是看谁更会“悠”。

  如果能用别的项目来替代引体向上,能否更好地测出学生的力量水平?李老师认为,一种叫作“划船机”的器材就可以被用作测试手段。这种器材需要使用者采用坐姿,双手抓住前端把手并向后拉,动作类似于划船拉桨。根据拉动过程中克服的阻力大小,就可以测出使用者的手臂力量。相比起引体向上,练划船机时手臂是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因此无需克服自身体重。另外,器材上还有一块让使用者保持身体直立的固定挡板,使用者在拉把手时不会出现动作不标准的情况。“从测试来说,采用这种器材得到的结果更能反映人体的上肢力量。”

  专家

  器材带入测试难以实现,

  制定《标准》的目的是引导锻炼

  针对引体向上,首都体育学院研究青少年体育的李林教授也有自己的看法。“从结果来看,卧推、划船机等器材确实能更好地体现上肢力量,但一个项目是否能用作测试标准还要看它的可操作性,从这一点上说,将器材大规模引入测试是难以实现的,引体向上相比就要经济得多。”

  尽管引体向上需要克服自身的体重,但李林认为它还是比较能反映人体上肢力量水平的。“另外,引体向上是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练出来的,可以说除了少数特体学生,大部分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都可以在这个项目达标。”

  制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锻炼。“在之前版本的《标准》中有握力测试,修订时把这项测试去除了,因为握力是练不出来的,测它没法起到引导锻炼的作用。”

  2014年修订版的《标准》,其中许多项目相对于之前版本降低了要求,引体向上标准的降低幅度尤其明显。以高一男生为例,满分的动作数量由之前的23个降为16个,及格线动作数量由8个降低为7个。“修订《标准》的专家也处于两难的境地——不降要求,学生达标率太低;降了要求,达标率是上去了,但能说我们学生的体质上去了吗?就我来说,我还是希望能坚持一个比较高的标准,这样也能督促不达标的学生锻炼。”

  力量练习时间少、学生不爱练,李林认为,一线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新型的训练方法,增加力量练习的花样和趣味性。“方法有很多,比如引进循环练习、游戏、比赛机制等,国外也有很多先进的力量训练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并不是说考引体向上我就非得一个个上单杠去练,力量练习的很多动作其实都可以空手,或者借助一些很简单的器械来进行。”

  【一说】

  仰卧起坐训练也有误区?

  近日,一篇“仰卧起坐致瘫”的文章引起了公众关注,仰卧起坐中手抱头这个动作是否有害也引发了讨论。针对这个问题,李东光老师认为,首先不应该把测试标准中的双手手指交叉贴于脑后理解为双手抱头,双手置于脑后只是为了起一个固定作用。“而且如果动作做得规范,整个动作应该靠腹部肌群来带动,手部不应该发力。”

  但在中小学生实际做仰卧起坐的过程中,错误动作还是十分常见。“比如学生做一分钟仰卧起坐,刚开始动作都挺标准的,可做到最后十秒钟没有力气了,但学生还想往上做,怎么办?肯定是手抱着头玩命发力,这种时候就会对颈部造成压迫,带来危害。”

  李老师还提到,有些学生做仰卧起坐时会使劲把头往垫子上砸,再借助反弹的力量往上起,这也是错误动作。“这个动作的表象是头往下砸,但如果仔细去看,学生这么做的目的实际上是让腰部腾空,方便借力。”比起对脑部的冲击,这种错误动作对腰部的危害更大。

  针对这些错误动作引发的问题,李老师表示,其实完全可以把练习和测试分开,测试虽然是测仰卧起坐,但练习完全可以采用其他动作。“比如一些卷腹类的静止动作,这种动作学生都可以做得比较标准。而且因为动作是静止的,比动态的动作要更安全一些。”如果学生还是想采用仰卧起坐的方式来练习,也不必非要将双手置于脑后。“将双手放于体侧或胸前都是可以的。”

[责任编辑:白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