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军报谈“弯道超车”:决不盲从 无须各方面都领先

2017-01-19 09:23 来源:解放军报  我有话说
2017-01-19 09:23:52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责任编辑:金赫

  “弯道超车”,需要何种方略

  邢连杰

  战场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打造世界一流军队,实力的参照系并非是自己跟自己比,看比过去提升了什么、进步了多少,而是要放到国际的大背景中与潜在对手比、与强敌比,看有哪些不足。立起了这个标准,战争准备才能扎实有效,才能使战斗力真正体现出时代价值。

  选好路径 避曲就直

  军队战斗力发展之路总是有曲有直,需要我们不断前瞻瞭望、洞察分析、对比研判,力求为“弯道超车”定准路径。

  何谓路径“曲”“直”?概括地讲,一切不合时宜、墨守成规的老路,或使战斗力建设偏离需求的路、导致建设事倍功半的路,都是“曲路”;反之,应势而为、顺势而动,能将战斗力建设直接引向高端的路,就是“直路”或称“捷径”。回溯历史可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进入工业化时代,他人在着力发展摩托化,你却保持骡马化;进入信息化时代,他人致力发展软硬一体打击力,你却老盯着机械化,埋头构筑兵力火力攻防力,即是在“曲”路上行车。

  建设实践中的路径“曲”“直”,并非一直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的两条线,特定时期的“直路”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成“曲路”。如战争环境变了、战场需求变了、可利用的条件变了,却对此浑然不觉或视而不见,不能敏锐感知正在构建的东西已不再适应战争要求,仍按惯性发展,这条路就已沦为“曲路”,甚至有可能变成“绝路”。

  战斗力发展若要避“曲”就“直”,就要时时关注战争形态发展、体察战争制胜机理变化,始终与时代提供的最佳发展条件相伴而行,及时辨识哪些是新质的、有效的,哪些是过时的、落后的,对战场功效不大的东西,该调整的调整、该淘汰的淘汰。只有牢牢把握住先进的建设标准,才能更好地使用资源条件,厚植战争制胜基础,这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不二法门。

  决不盲从 勇于开拓

  纵观世界军事变革的大赛场,因主观感知力、基础支撑力、战争催化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先于我起跑者有之,实力水平高于我者有之,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我们有鉴别地借鉴。譬如,美军在局部战争中时常暴露出短板弱项;俄军在重塑力量体系中,多次进行调整,甚至出现“翻烧饼”式的回调。这反映出即使军事领跑者也非事事完美。要谋求超越就不能把其走的路当成唯一的路,把其建成的模式当成最先进的范式,以免迷失自我,失去“弯道超车”的有利之机。

  有人认为,效仿他人可以减少探索的成本,或避免闯新路带来的风险。但战争实践表明,打胜仗的天平从来都是向敢为人先者倾斜。拿破仑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是因为其力排众议,注重壮大炮兵;二战名将古德里安在战争初期之所以横行欧洲战场,是因为锐意改变装甲力量的编成与使用方式。今天不敢冒风险,明天就会更危险。虽然率先变革比别人遇到的难题、经受的周折更多,但闯出的新路往往使战斗力提升更快,付出的成本必然成为称雄战场的基石。

  找准抓手 砥砺前行

  战斗力发展实现“弯道超车”,既取决于路径,也取决于速度。必须在强化发展动能上狠下功夫,推动军队转型发展之车愈跑愈快。

  抓改革,持续兴利除弊。当前我军通过调体制、优结构、除积弊,已显现出一定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必须坚决按照改革部署不折不扣地推进,务求比对手以更高的效率、更高的水准,构建起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为战斗力发展实现“弯道超车”注入强劲的动力。

  强科技,不断拓展新能。科技是战斗力的倍增器。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中,率先开发应用夜视技术的军队,使夜战场变得单向透明,一举改变了传统的夜战能力强弱对比。今天高新技术的杠杆作用更强,需要我们集聚起军民融合发展的强大能量,将各领域尖端性、前沿性工程论证好,以更多的“中国创造”为战斗力发展提供新质支撑。

  铸特长,强化非对称优势。我军历史上之所以能够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取得卓越战绩,正是因为在战斗力建设上做到了既尽我所能、又谋我所长。 当前打造新的制胜条件,也无须各个方面都要领先。20世纪70年代,苏军米格飞机的性能超越了美军,靠的不仅是先进技术,还有优化的结构设计。只要我们放大视野,善于从各种因素条件中,挖掘优选出能够对准敌软肋要害的项目潜心建构,就能够以更有力的特长优势,战而胜之。

  精管控,确保高效增益。世界许多重大工程之所以能够以超出预期的速度推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采用了系统运筹和精细化管控手段。当前,我们尤需建好用好评估检验机制,不断将建设“供给端”与战争“需求端”对表,及时发现并修正与目标要求和效率准则不符的东西,确保各项建设既有速度,又显实效。

  前进的路上虽然千帆竞渡,但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只要我们有胆识、讲方略,始终保持坚忍不拔的定力,就一定能够加速实现“弯道超车”。

[责任编辑:金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