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短视频:碎片化时代的科普“小餐”

2017-01-06 10:08 来源:《中国科学报》  我有话说
2017-01-06 10:08:07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责任编辑:宋雅娟

  ■记者 张文静

  在赵家煦看来,短视频这种形式有个特点,就是可以把很复杂、很死板、很无聊的内容变得简单、有趣,“让你吃着火锅,逗着乐就把知识学了”,这也是它可以作为一种科普新形式的优势。

  随着最近雾霾天气的持续,短视频《PM2.5的自白》又在社交媒体上被频繁转发。视频以动画形式呈现,用PM2.5的口吻讲述了其入侵、损害人体的过程以及人体应对PM2.5的本能反应。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各类短视频层出不穷,其中,科普类的短视频也在不断出现。用通俗轻松的语言和丰富有趣的动画形象将某个科学知识讲出来,这种科普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几分钟讲清楚结核病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能讲清楚结核病是怎么回事吗?短视频《微杀手》做了这样的尝试。

  视频中,结核杆菌化身武学奇才“全球不败”,凭借杀人绝学“随地吐痰”独步武林。视频告诉大家,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武器”,占地仅为0.0004平方米的,里面却住着大约5000万个细菌。除了介绍与结核病相关的数据外,视频还讲述了一些冷知识,比如如今世界经济论坛的举办地达沃斯竟然最初是作为结核病的疗养圣地火起来的,又如肖邦、契诃夫等文艺人士都是因结核病去世的。“少年,你的节操掉了”等网络流行语也不时出现。

  《微杀手》创作于2012年,由北京明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盖茨基金会合作完成。该公司创始人赵家煦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当时为了进行“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系列宣传活动,盖茨基金会找到几家公司进行策划。赵家煦的一个想法引起了盖茨基金会的兴趣。“我说不管什么类型的宣传,把坏掉的肺拿出来给人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一个讲道理、讲故事的时代,你要从一个高大上的机构变成能与受众平等聊天的人,要把我的事情讲给你听,而不是告诉你应该去做什么,这个姿态必须要变。他们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的合作也就开始了。”赵家煦说。

  科普短视频的制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为其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必须要准确无误。于是,赵家煦等人找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北京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寻求内容支持。赵家煦负责策划、列出框架,请专家填充科学内容,然后赵家煦等人再据此提出问题,请专家解答。“我还专门找了一本书来看,那是国内研究了一辈子肺结核的一位老教授写的,我在书中看到了很多在网上找不到的信息。可能看完一本厚厚的书,其中只有一条信息能最终用到视频中,但这项文献搜集工作是必要的。”经过反复交流,最后由赵家煦的团队形成脚本,再制作成视频。短短三分钟的视频,整整做了一个月,预算达到一分钟几万元。“这样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可能也是科普视频制作的一个门槛。”赵家煦说。

  除了《微杀手》之外,赵家煦的团队还与盖茨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机构合作,制作了关于艾滋病、阿尔茨海默氏症等内容的科普短视频。

  移动网络时代提供便利条件

  “当下国内的信息传播环境,为短视频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赵家煦说,“放在十年前,智能手机还没这么发达;放在十年后,可能我们已经有了新的信息接收方式。当下的移动网络时代,正是短视频发展的好时机。”

  据赵家煦介绍,短视频产业的发展开始于2008年,那一年,美国一个数据可视化的动画短视频《十分钟了解次贷危机》在YouTube上火起来,让各个社交网络平台注意到这种业态的存在。“这个短视频的制作者是一名设计师,他在和一个金融业的朋友闲聊时,得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信息,他记录下来,回去后运用各种动画形象制作了做了这个短视频,后来被大量传播。国内的短视频发展相对较晚,我们在2011年开始做,是比较早的一批。”

  在赵家煦看来,短视频这种形式有个特点,就是可以把很复杂、很死板、很无聊的内容变得简单、有趣,“让你吃着火锅,逗着乐就把知识学了”,这也是它可以作为一种科普新形式的优势。

  “就拿结核病来说,给你个三万字的科普文章,或者是四分钟的动画视频,你会选择哪一个?可能大部分普通人会选择短小精悍的短视频。现在大家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当你在公交车上、挤地铁时,或者在餐厅里等待上菜的时候,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我想你更愿意选择一个小视频来填补你的时间。”赵家煦说。

  短视频还被当作对科普图书的补充。图书品牌“未读”就在其微信公众号上配合图书内容每周发布短视频,其中包括一些科普类图书和视频。最近,“未读”就以《太空之眼——哈勃望远镜25年太空探索全记录》一书的内容为基础,制作了一个几分钟的短视频。“我们从这本书,还有BBC的纪录片《宇宙时空之旅》和讲述哈勃望远镜的电影中寻找素材,最终呈现出这样一个展现宇宙奇景的视频,很受欢迎。”未读视频的负责人大弦告诉记者,“科普类短视频的受众反馈都不错,平均能获得两三万的阅读量,最多时能超过五万。”

  “应该利用好这个风口”

  如今,国内的科学机构也越来越重视科普短视频的制作。早在2015年,科技部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就组织了一场全国优秀科普短视频推荐活动,收到参赛作品201部,并最终评出50部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制作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上海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制作的《一个云宝宝的自述》等。

  “在国外,金融类和社会热点类的短视频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但科普类还未形成。在国内外,现在都还没看到专门制作科普短视频的公司或机构。”赵家煦说,“在这个短视频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普工作者确实应该利用好这个风口。”

  在赵家煦看来,一个优秀的科普类短视频,要能在前几秒就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现在大家在手机上看信息,耐性很低,不感兴趣就一直往下刷。所以,短视频要一上来就给你干货,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不要铺垫。那些对于人们至关重要却容易被忽略或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恰恰是短视频可以跟进的机会。科普类短视频可以多用数据,而不是只讲形容词。标题也要吸引人,让受众有兴趣点开。”赵家煦说,“既然是科普,就要做到通俗、易懂、接地气。我们制作短视频的标准是,从8岁到80岁的人群都能看懂。视频中可以有调侃,可能有幽默,但我们从不会预设观点。我只负责把东西端上来,至于是好是坏,让观众自己去作判断。”

  “当然,短视频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不可能像科普书或纪录片一样把科学内容讲述得那么详细和深刻。它的作用更多地在于增加人们对某个科学问题的认识,让受众有兴趣去做更多了解。”赵家煦说。

[责任编辑:宋雅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