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天大颁发“学生诺贝尔奖”

2017-01-03 10:09 来源:《中国科学报》  我有话说
2017-01-03 10:09:33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责任编辑:宋雅娟

  通讯员 张华

  日前,天津大学第15届“学生科学奖”颁奖典礼在该校举办。10名从全校本、硕、博学生中脱颖而出的科研“牛人”登台亮相,荣膺了这一旨在表彰在学生阶段取得突出科研成绩者、被称为天大“学生中的诺贝尔奖”的奖项,成为新的“校园偶像”。

  天津大学“学生科学奖”始设于2002年。15年间,先后获此殊荣的151位同学不仅学习成绩出色,而且在各自学科领域都取得过突出的科研成绩,在天大校园内有着极高的人气。今年获奖的10名同学中有4名本科生、1名硕士生、5名博士生,累计发表的76篇论文中高水平SCI论文就有66篇,总影响因子471.508,其中不乏《科学》、《自然·通讯》等国际顶级期刊上的第一作者文章,累计申请专利38项,已经展现出成为优秀科学家的潜质。

  “做科研一定要有兴趣,有梦想。用最好的年纪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在国际期刊杂志《科学》和《自然》上各发表高水平论文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先进材料》(一区,影响因子18)发表了封面论文1篇,并已有了3项国际专利的该校材料学院2012级直博生郑雪莉从小就有一个科研梦。小时候爸爸妈妈每次问她长大的理想时,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科学家”。上了大学后,通过科技立项等对科研有初浅的认识之后,发现了科研的单调、艰辛和不可预见行,她有过胆怯。然而,正是小时候立下的科研梦,让她坚持选择了直博。“现在来看,我当初直博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很享受现在做研究的感觉。”

  “不吃不睡,数模就会”。多次在全国乃至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中获一等奖的该校求是学部2013级本科生郭亚超告诉记者,要想在科研上作出成绩就一定要“吃得了苦,并对梦想持之以恒”。回想起自己的科研历程,她讲到,“我们在比赛期间一般早上7点开始,一直实验到凌晨2~3点才休息。当时我们的根据地在12楼,楼下大爷晚上10点会准时用铁链子锁门。每次我们都是把链子撑开从门缝里钻过去。这也直接导致了我挑选队友的时候,一般会选择清瘦的,不然钻不出去。”

  “无论科研的道路上多么曲折都要持之以恒。”“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的确,在科研的道路上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皆有可能。“如果我们只做有把握的事情那就失去了科学的意义,那就不叫作科研。”2015年年末,寨卡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暴发,该校生命科学学院2014级硕士生田宏亮率先在寨卡病毒的药物靶点研究和病毒复制机理方面取得了两项重大成果。当初,田宏亮跟随老师杨海涛做寨卡病毒解旋酶相关研究的时候,根本不会去想最后的结果。在他看来,既然选择了,他就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绝不给自己留后路和遗憾;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后悔,因为对得起自己的每一滴汗水。

[责任编辑:宋雅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